《甘肃省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衔接工作研究》科研项目及成果简介
一、项目概况
2018年6月马克思主义学院胡小燕老师主持申报了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重点课题《甘肃省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衔接工作研究》,并于同年11月批准立项,资助1.0万元,研究周期2年。除兰州信息科技学院的老师外,课题组成员还包括来自甘肃省各中小学、幼儿园等相关一线教师。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均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发表论文多篇,研究经验丰富。在这些主要参加者中,既有擅长德育、基础教育、公民教育等方面研究的研究者,也有专攻比较教育、青年社会学以及人格心理等方面研究的研究者。课题组成员涵盖大中小幼等各个教育阶段,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本课题的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推进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衔接策略研究,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而且还有着迫切的现实需要。课题组在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处于大中小幼学生德育工作为切入点,在厘清当前我国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工作的开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在分析处于大中小幼衔接阶段学生的身心、认知特点和思想实际的基础上,从德育目标与内容、德育途径与方法、品德评价和德育工作者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当前德育一体化工作并对如何进一步推进德育一体化工作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本课题主要运用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首先,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视角出发,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整体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对学生成长轨迹进行整体把握。其次,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我省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实施现状。最后,从德育工作的不同方面着手,结合大中小幼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和思想实际,思考如何进一步推进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工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团队一是注重从处于大中小幼衔接阶段学生实际出发思考德育衔接工作。本课题在分析学生的身心、认知发展和环境因素对学生德育工作的影响基础上,进一步从德育过程的各个方面思考了如何推进大中小学德育衔接策略。二是注重对衔接阶段的德育工作者的研究。在教育活动中,德育工作者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做好德育衔接工作要注重发挥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二、主要成果及应用
经过两年的努力,课题组先后在省级期刊杂志公开发表了4篇阶段性研究成果和1篇最终研究成果,约2.0万字左右,分别发表在《西部学刊》、《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北京印刷学院学报》等期刊。
《甘肃省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衔接工作研究》
项目主要科研成果统计
序号 |
成果类型 |
成果名称 |
1 |
学术论文 |
德育一体化衔接工作研究-以甘肃省大中小幼德育教育为例 |
2 |
学术论文 |
甘肃省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教育模式 |
3 |
学术论文 |
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历史回顾、理论渊源与现实依据 |
4 |
学术论文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理论阐释与历史逻辑分析 |
5 |
学术论文 |
以三全育人理念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
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时代条件下,加强大中小幼德育衔接工作及对如何推进大中小幼德育衔接策略研究,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实践的紧迫需要,是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既符合国家顶层设计的时代意义,也是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应有之意。推进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衔接策略研究,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而且还有着迫切的现实需要。
第一,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衔接的有效方式,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运用。
第二,从受教育者的身心和认知特点、思想实际出发,思考如何推进大中小幼德育衔接工作,加强对大中小幼德育衔接工作策略研究,推动思想道德建设理论的发展。
第三,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特点,思考推进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的有效方式,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对于做好大思政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是相互区别的四个阶段。小学、中学与大学是前后相连的阶段,其思想道德的发展具有连续性。但四个阶段在德育的目标、内容、路径、德育管理等方面有所不同。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形成合力,有助于促进学生顺利进入新的学习阶段,使他们的思想道德向更高层次推进,而不会出现诸如“大学德育教行为规范,中学德育教远大理想”等倒挂或断档重复等诸多不协调的现象。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衔接研究任重道远,仍需在实施策略的研究方面继续努力,特别是幼儿德育与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研究更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