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动态

校庆新闻

网站首页 >> 校庆动态 >> 校庆新闻 >> 正文

兰州信息科技学院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成果简介

发布日期:2022-09-13    作者:史瑞祥     来源:教务处    点击:


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教学质量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点,通过制定教学质量工程实施方案、部署实施、总结推广等办法。把实施质量工程工作贯穿于学校的方方面面,为实施质量工程营造一种良性的发展环境,扎实推进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

一、在专业建设方面

专业建设是学校是学科建设的载体,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基础。“十三五”期间学校新增机械电子工程、机器人工程、通信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智能制造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共计8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理学和文学协同发展的42个本科专业的布局与规模。与此同时,依托五个甘肃省一流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着力打造机械设计类、电气类、土木类、食品类优势专业,在制造装备、汽车工程、电子信息和能源与化工产业、土木建造、食品安全方面产生了一定的专业优势和行业影响力。

表1:专业建设成果汇总表

序号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获批时间

1

省级特色专业

金属材料工程

李刚刚

2015年

2

省级特色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陈智

2019年

3

省级特色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陆学斌

2010年

4

省级特色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闫璞

2010年

5

省级一流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陆学斌

2021年

6

省级一流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陈天胜

2021年

7

省级一流专业

土木工程

赵晓军

2022年

8

省级一流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

效碧亮

2022年

9

省级一流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陈智

2022年

二、在课程建设方面

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以OBE教学理念修订培养方案,广泛征求企业用人单位的意见,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适时地将最新科学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内容,合理构建和优化知识结构,同时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的主渠道。

(一)完善校级、省级一流课程建设

持续加强课程建设,积极建设校级一流课程。申报省级一流课程、国家级一流课程,并成功获批《电力系统分析》、《结构力学A》、《食品分析》、《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等4门省级一流课程;《电工学》、《自动控制原理》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同时,获批建设优质在线开放课程21门。

表2:学校校级一流课程成果汇总表

序号

学院

课程名称

教师姓名

1

机电工程学院

数控技术与应用

刘文静

2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

陈天胜

3

材料与化工工程学院

食品安全学

罗丽媛

4

土木工程学院

结构力学A

李喜娟

5

通识教育学院

大学物理

赵海军

6

经济管理学院

会计学

刘婷

7

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陆学斌

8

机电工程学院

数字化设计制造

张荣

9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

陈智

10

材料与化工工程学院

食品分析

效碧亮

11

机电工程学院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高双

12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电路分析

闫璞

13

信息工程学院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杨书鸿

14

信息工程学院

C语言程序设计

马生菊

15

材料与化工工程学院

食品微生物学

孙静

16

土木工程学院

材料力学

胡亚东

17

经济管理学院

微观经济学

冯煜

18

经济管理学院

统计学

李雅静

19

通识教育学院

大学英语

王艺霏

20

通识教育学院

大学物理实验

赵海军

21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陈伟

22

工程训练中心

数字化设计制造综合实训

胡延东

表3:学校省级一流课程成果汇总表

序号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课程类别

获批时间

1

省级一流课程

结构力学A

李喜娟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2020年

2

省级一流课程

电力系统分析

陈天胜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2020年

3

省级一流课程

食品分析

效碧亮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2022年

4

省级一流课程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陆学斌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2022年

5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电工学

闫璞


2016年

6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自动控制原理

陈天胜


2017年

(二)加强重点课程建设

学校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为重点,按照培养基础理论实,专业口径宽,适应能力强,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受社会欢迎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要求,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课程教学的基本建设,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设了一批校级重点课程。具体见下表:

表4:校级重点课程成果汇总表

序号

所在学院

课程名称

负责人

1

机电工程学院

《工程图学》课程群

陆学斌

2

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李永强

3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电路分析A

柳莺

4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控制工程基础

陈天胜

5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席小卫

6

信息工程学院

C语言程序设计

李彦明

7

信息工程学院

微机原理及应用

杨书鸿

8

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网络

陈文娟

9

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技术基础

马生菊

10

信息工程学院

操作系统

张清

11

材料与化工工程学院

有机化学A

李小东

12

材料与化工工程学院

化工原理A

李刚刚

13

土木工程学院

结构力学

李喜娟

14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施工

赵志鹏

15

经济与管理学院

微观经济学

冯煜

16

经济与管理学院

会计学

刘婷

17

外国语学院

新闻视听

晏文娟

18

外国语学院

英语阅读

韩红艳

19

通识教育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胡小燕

20

通识教育中心

大学体育-体育舞蹈

任辉

(三)贯彻落实课程思政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全国及全省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对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9年版)》等文件精神,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紧抓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质量和水平。

严格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课程、学时、学分要求,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搭建“学术沙龙平台”“教学能力提升研讨平台”“示范教学平台”“教研、科研创新实践平台”等,通过定期举办专题活动,提高思政课教师业务能力,从而确保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质量。坚持不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使“课程思政”在各类教学环节全覆盖。立项建设一批校级示范项目,其中校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课程思政示范专业”2个,“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门,“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5项,累计遴选了100门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立项试点建设,获批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3项。

三、在实践教学建设方面

优化各类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模式、考核机制和运行管理模式,科学制定实践教学方案,保障实践训练效果。重点面向产业现场真实场景,虚拟现实相结合,开展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优化实践教学平台结构,提高利用率,建成了10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机械实验、电工电子实验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前期获批的工程训练中心、电气控制与自动化实验中心共同支撑机械、电气两个一流专业冲击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表5:省级示范中心、实验室成果汇总表

序号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获批时间

1

省级示范中心

工程训练中心示范中心

刘文静

2021年

2

省级示范中心

电气控制与自动化示范中心

闫璞

2014年

3

省级示范中心

机械制造设计示范中心

陆学斌

2021年

4

省级示范中心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闫璞

2022年

5

省级重点实验室

物联网工程实验室

杨书鸿

2012年

四、在教学研究成果方面

学校坚持把开展教研项目研究和教学内化研究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环节,发挥教研工作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建设特色优势学科专业中的积极作用。重点扶持、培育一流及优势学科专业教研团队和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教研工作管理与服务保障体系,建立教研成果转化运营机制,充分发挥教研工作在提升教学质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效益方面的作用,2016-2022年期间,共获得4项教学成果获教育厅教学成果奖,15项教学成果培养项目,具体明细见下表:

表6:兰州信息科技学院教学研究项目成果一览表(2016-2022)

序号

奖项名称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获批时间

立项单位

1

教学成果奖

分阶段层次化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生工程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王瑞祥

2013

甘肃省教育厅

2

教学成果奖

应用技术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电子设计竞赛机制和实践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王贵峰

2016

甘肃省教育厅

3

教学成果奖

以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为引领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谢黎明

2016

甘肃省教育厅

4

教学成果奖

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背景下大学数学课程体系改革与教材建设探索(教材)

杨宏

2016

甘肃省教育厅

5

教学成果培育项目

应用技术型大学面向新工科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探索与研究

王贵峰

2019

甘肃省教育厅

6

教学成果培育项目

基于CDIO模式的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王连相

2019

甘肃省教育厅

7

教学成果培育项目

数字化设计制造模式下工程图学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谢黎明

2019

甘肃省教育厅

8

教学成果培育项目

应用技术型大学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第二课堂开展

李明

2019

甘肃省教育厅

9

教学成果培育项目

工科力学多元化教学改革探索实践与信息化平台建设

杨静宁

2019

甘肃省教育厅

10

教学成果培育项目

工程教育背景下《金属学与热处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刘芬霞

2019

甘肃省教育厅

11

教学成果培育项目

面向产教融合应用型模式的机械类专业改革与实践

李永强

2020

甘肃省教育厅

12

教学成果培育项目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技术型大学自动化类专业实践平台的建设

闫璞

2020

甘肃省教育厅

13

教学成果培育项目

依据OBE 理念探索与构建开放式电子技术系列实验第二课堂

陈智

2020

甘肃省教育厅

14

教学成果培育项目

“六位”融合促创新创业教育教学

效碧亮

2020

甘肃省教育厅

15

教学成果培育项目

基于OBE 教育理念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晏文娟

2021

甘肃省教育厅

16

教学成果培育项目

基于CDIO 模式的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李彦明

2022

甘肃省教育厅

17

教学成果培育项目

基于OBE 理念的独立本科院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李刚刚

2022

甘肃省教育厅

18

教学成果培育项目

OBE 理念下以岗位能力提升为目标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冯煜

2022

甘肃省教育厅

19

教学成果培育项目

新工科背景下基础力学课程多维教学体系构建与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

赵晓军

2022

甘肃省教育厅

五、在教师发展方面

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中枢系统,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教师成长的高度决定学生成长的高度。近年来,学校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聚焦“课堂阵地”,支持教师开展课程建设、方法创新和模式改革,进而对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进行成果展示、经验交流,促进沉淀积累,教学相长。从而推动全体教职工形成自发意识,关注教学、服务教学,坚守教学生命线。同时,进一步促进校内外资源聚合、平台建设,推选优秀教师参加省级教学竞赛相关赛事,提升学校知名度。2022年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获批省级教学团队,2018年获得甘肃省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省级三等奖一项,2021—2022年连续获得甘肃省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具体明细如下表:

表7:省级教学比赛获奖成果汇总表

序号

赛事名称

获奖名次

参赛人

获批时间

1

甘肃省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省级三等奖

晏文娟

2018年

2

甘肃省第一届教学创新大赛

省级三等奖

郑敏敏

2021年

3

甘肃省第一届教学创新大赛

省级三等奖

孙静

2021年

4

甘肃省第二届教学创新大赛

省级三等奖

罗丽媛

2022年

学校始终坚持本科教学工作在学校的中心地位、教学质量的核心地位,完善营造领导重视教学、教师热心教学、学生主动好学、科研促进教学、政策保证教学、经费优先教学、后勤支持教学等的良好校园氛围,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力争在质量工程实施中再创佳绩,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在下一期的质量工程建设中,我们将在充分研讨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分析国内外优秀大学发展道路的基础上,以“先进本科教育”为核心,力图将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应用于学校高等教育改革,以高质量的教学设计保障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建设具有持续适应性的跨学科学业规划体系,努力将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建设成为以优质管理见长、同类院校教学质量领先的应用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