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动态

媒体关注

网站首页 >> 校庆动态 >> 媒体关注 >> 正文

【甘肃广电总台视听甘肃】兰州信息科技学院迎20周年校庆:建设青年发展型大学

发布日期:2023-06-17    作者:     来源:甘肃广电总台视听甘肃    点击:

廿载岁月,朝乾夕惕积底蕴;深耕不辍,春华秋实谱新篇。6月16日,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建校20周年暨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兰州新区举行。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曾华辉出席并讲话。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陈继宗,原甘肃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王智平,原甘肃省教育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时宁国,兰州新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孙敏,兰州市政协副主席陈伟,兰州新区西岔园区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龙卫东等领导及省内外高校、合作单位、各地校友、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襄盛会。

曾华辉代表省教育厅向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全体师生及广大校友表示热烈祝贺,并充分肯定该校20年来扎根甘肃、融入甘肃、服务甘肃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丰硕成果。新的起点上,要聚焦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瞄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黄金段,为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孙敏讲话时说,兰州信息科技学院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光荣使命,为社会培养输送了一大批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新区、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兰州新区管委会将会持续为学校提供支持和服务,共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果!

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党委书记周怀春表示,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信心、乘势而上,紧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牵引,加强协同育人,以“两个融合”构建特色育人体系,形成以“智能+”新工科为主体,“数字+”新文科协同发展的具有信息、科技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着力量。

筚路蓝缕,栉风沐雨,二十载摸索前行,兰州信息科技学院走出了一条勇往直前的奋进之路。2002年,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成立;2019年,学校整体搬迁至兰州新区校区;2021年,教育部批准转设更名兰州信息科技学院。目前,该校重点面向数字信息、智能工业、智能制造、新经济产业等国家急需人才的领域,与中船、中铁、中建、中核等232家行业头部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成立9个现代产业学院,形成学生认知实践、专业实习、就业实习与就业发展的主阵地,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现设有42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省级一流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覆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文学和艺术学6个学科门类,形成以“智能+”新工科为主体,“数字+”新文科协同发展的专业体系。

据统计,近5年来,兰州信息科技学院毕业生就业去向率保持在97%以上,其中入职央企、国企的占46.3%,入职世界500强企业占比20.5%,入职中国500强企业占比41.95%,连续多年获得“甘肃省非师范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甘肃省普通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甘肃省大学生就业工作示范性高校”等荣誉称号。

兰州信息科技学院2009届毕业生刘锦帆,毕业后入职中材科技(酒泉)风电叶片有限公司,从事风力发电新能源建设工作。十多年来,她从一名技术员、质量主管一步步成长为开发改进工程师、型号团队负责人等,用智慧和汗水攻克了与风电叶片相关的国家难题,被誉为“西北风电的戈壁铁娘子”,先后被授予“甘肃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近年来,该校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聚焦区域发展需要,主动对接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建立校政企合作基地及产业学院,并紧扣西北产业布局人才需求,大力拓展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就业市场,深入对接合区域、行业及企业,共同培育了一大批契合产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目前,诸多校友在各行各业建功立业、崭露头角,在各自领域施展才华、成名出彩、造福社会,成为了学弟学妹求学路上最闪亮的名片和最给力的榜样,更成为了推动兰州信息科技学院高质量发展最宝贵的财富和最信赖的力量。

二十周年校庆是兰州信息科技学院总结办学经验、展示办学成果、弘扬学校精神、汇聚各方力量、激励师生奋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兰州信息科技学院校长黄炜回顾了20年办学历程,他表示,在20年的办学实践中,兰州信息科技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抢抓高质量发展机遇,践行“高质量就业是立校之本,高质量育人是生命线”发展战略,聚精会神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学科专业特色更加凸显,办学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综合办学实力不断增强,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培养了4万余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新征程上,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将紧紧围绕“双高”战略,激发青年学生发展的动力,创造青年学生发展的条件,提升青年学生发展的能力,赢得青年学生发展的机会,提供青年学生发展的支持,勇担振兴之责,践行强国使命,聚焦“就业质量好、育人质量高、师资力量强、校园环境美、服务体验佳”的青年发展型大学目标,打造一流师资平台、建强一流学科专业、培养一流应用人才,坚定不移地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李 凯 薛静静)